关于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2021年度重点产业化项目申报的通知
时间: 2021-05-28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桐研院各有关单位、专家:
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科技资源高效利用和完善示范性创新创业载体的支撑服务,增强桐乡特色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简称桐研院)根据桐乡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理工大学双方合作签署的协议精神,桐研院拟现面向各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2021年度重点产业化项目申报。
活动立足桐乡市“1+3+1+X”(数字经济+新材料、新制造、新时尚+现代服务业+未来产业)产业格局,大力引进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旨在解决行业共性问题,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融通发展,畅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达到“强链、补链”的效果。
一、 研究院重点项目设置方向
(一)前沿材料
1、 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后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高性能无机纤维结构设计、复合制备、后处理等关键技术;研发高强力/重量比纤维和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模拟聚合物纤维与无机纤维的界面粘结特性、复合材料增韧及失效机理;研发高性能纤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应用。
绩效目标:研发具有高强度、高耐磨、耐超高温、防烧蚀、抗高温氧化、电磁屏蔽、微波吸收、耐酸耐碱、抗腐蚀等高附加值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拓展高性能纤维(有机类、无机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在国防、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交通安全防护、采煤采油工程、医疗、环境控制与净化、新基建工程等领域深度应用。
2、 新型功能纤维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新型功能纤维的分子结构设计、多维形态结构设计、原位聚合、复合制备、后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功能物质的修饰改性、添加方式及其在纤维中的分散和取向行为;研发特种纺丝组件设计、纺丝加工和功能整理技术。
绩效目标:研发具有阻燃抗熔滴、抗氧化、抗起球、抗静电、相变储能、电磁屏蔽、微波吸收、吸湿速干、抗菌抗病毒、抗疫情、核辐射、危险化学品等高附加值纤维及其制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3、 生态纺织化学品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纺织品功能整理的新需求,开展新型功能整理剂分子、颗粒等不同层次的结构设计,建立绿色、高效以及可控的合成新技术;研究新型生态功能整理剂与织物纤维相互作用方式,构建整理剂在织物纤维上的铺展、附着形式与整理效果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指导开发新型生态功能整理剂的节能、少水、短流程的配套整理新工艺。
绩效目标:开发阻燃、抗菌抑菌、芳香、三防、柔软等新型单效或多效功能整理助剂,建立绿色合成和后整理新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产业化应用。
4、 能源材料及制品
(1)微型储能器件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用于智能纺织品、小型消费电子产品、柔性传感器储能系统的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封装技术、集成方法及工业化制备工艺技术。
绩效目标:研究微型储能器件电极材料,以满足智能纺织品和医用传感器件用高能量密度储能系统;研究微型储能器件封装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经济高效的工业化制备技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2)固态电池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新型电池固态电解质材料,开发兼具柔性和高安全性的全固态电池,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可穿戴电子产品对柔性储能器件的使用需求。
绩效目标:研发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陶瓷材料和固态电解质材料,构建全固态锂电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二)高端装备制造
1、 现代纺织装备智能化和大数据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现代纺织工艺、毛衫加工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的装备与制造核心技术;研发纺织从原料到生产加工的数据采集、数据可视、数据可析的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研发基于大数据的服装服饰时尚部件推荐系统;研发基于机器视觉的纤维、原料、面料疵点检测系统;研发基于数字流媒体的现代纺织多维度产品展销平台技术。
绩效目标:实现纺织服装和毛衫生产加工的数字化改造,解决现代纺织数据采集与智能优化体系,从源端解决现代纺织的数据规范问题;通过现代纺织数据平台的智能信息推荐和流程优化解决方案,实现现代纺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通过各类垂直系统接入,实现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多专业垂直系统协同体系架构;项目要求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实现产业化示范应用。
二、项目类别
(一)主动设计项目
要求突出解决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以及实现重点产业抢占制高点的重大技术难题。
项目技术成果要满足桐乡重点产业领域,项目完成后可在桐研院孵化公司,或实现成果转化,桐研院按照知识产权技术入股或签订收益约定,收益或股份比例与技术团队在入驻(孵化协议)中约定。
(二)院企合作重点项目
要求聚焦行业发展科技领域的重大需求、亟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和产业瓶颈,注重协同创新。
基于桐乡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需要,解决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院企共同出资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所得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双方共享,具体效益分配在合同中约定。
三、项目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1)项目负责人原则上要求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等高层次人才。
(2)项目团队主要人员(包括教师和研究生等)需长期稳定入驻桐研院,研究院提供研发场所;项目组由教授、副教授、青年博士、硕博士研究生、外聘工程师组成,人员5-10人,项目组可根据需要外聘人员3-5人。
(3)项目应具有产业化前景、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
(4)项目技术成果归属桐研院,项目产品或技术成果转化或转让收益由研发团队和桐研院共享。
(5)已获得过国家、省和其它市级资助的相关项目不得申报。
(6)优先支持项目团队落地桐研院进行高科技企业孵化项目。
(7)院企合作重点项目需由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桐乡企业共同申报,合作企业为规上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原则上,合作企业提供资金不少于研究院经费的两倍,优先资助企业高配套项目。
(二)资助强度及数量
项目5-8项,每个研究方向项目拟设立研究经费100-200万左右。
(三)资助期限
项目资助期均限为1-2年。如项目执行良好,后续可连续滚动资助。
(四)项目资助流程
项目资助以最终实现项目产业化,研发产品从实验室到市场为目标。主动设计项目30%经费用于研发和中试,30%经费用于产业化,40%经费用于孵化企业或成果转化应用。项目经费有条件分阶段拨付,分阶段进行目标和绩效考核。
项目需形成标志性成果及其应用,成果包括但不限于省部级科研项目和科技奖励、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标准、专利和人才荣誉等。
(五)材料报送
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填报项目申报书(见附件1)。请申请人将申报书纸质稿一式三份于2021年6月18日前,签字、盖章并寄送至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同时将电子版本(Word格式)发送至邮箱。请申请人严格遵照各项要求填报申请,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联系人:张爱玉
联系电话:0573-88958605
邮箱地址:project@zstu-txi.cn
地址:浙江桐乡市梧桐街道发展大道1488号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有限公司
邮编:314500
(六)评审流程
桐研院对申报项目进行初步审核,通过初审的项目,参加项目路演活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建议立项名单,由桐研院董事会讨论并确定立项名单。
申报书附件下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