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产业化、开放基金项目中期暨结题验收评审会
时间: 2025-03-18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桐研院2025年3月16日,我院组织专家召开了桐研院产业化、开放基金项目中期暨结题验收评审会。本次验收会涉及“新型纤维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新型纱线/面料设计开发及产业化”等4个产业化项目和“基于机器视觉的复杂表观织物静水压自动检测装置研发”“具有光敏抗菌/抗病毒性能荧光面料的设计与开发”等4个开放基金项目中期检查,“时尚纱线智能化色彩仿真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生态保健涤纶装饰面料研究开发”等4个产业化项目和“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球的开发及其在纺织品隔热涂层整理中的应用”1个开放基金项目结题验收。
各项目负责人就项目研发内容、经济技术指标、创新点、项目成果、经费使用情况等方面做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工作、技术总结和产品检测等报告,审阅了相关资料,查阅了审计报告,经质询、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各项目组已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通过结题验收。产业化项目、开放基金项目共计申请发明专利8件,发表论文8篇,获省部级科技奖项1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约7000万元。产业化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时尚纱线智能化色彩仿真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项目针对时尚多色纤维纱线中纤维测色难、配色设计效率低等行业共性问题,研制了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显微测色仪及多色纱智能化配色设计系统装备,开发了应用系统技术,实现了多色纱中单根纤维的颜色测量、分色和识别,具有快速精准配色、虚拟仿真软打样、仿真色卡及信息快速检索等功能,建立了智能化测配色和产品制造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了时尚纱线的设计和生产的效率,已投入产业化应用。项目申请发明专利2件,发表论文2篇。
生态保健涤纶装饰面料研究开发
项目开创性研究了植物染料在纤维上的应用,研究了植物染料结构与涤纶纤维可染性之间相互关系,以及植物染料的提取、纯化技术和染色工艺,研发了配套助剂,攻克了植物染料在涤纶纤维上色谱单一和色牢度差的技术难关,显著提高了植物染料与涤纶纤维的结合力,在植物染料对涤纶纤维的可染性、色谱拓展、色牢度提升等方面有显著创新。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件,发表论文1篇,获省部级科技奖项1项。
纤维素纳米晶基多孔材料的构筑及其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催化-吸附耦合机制研究
项目为提高染整废水中污染物处理效率,以纤维素纳米晶及磷腈交联剂为主要原料,经亲核取代反应,制备纤维素纳米晶基多孔材料,能高效吸附去除印染废水中染料和重金属离子,并可实现循环利用。项目申请发明专利2件,获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公益项目1项。
功能、智能针织面料研发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项目以普通涤纶纱线为经纱,PE/PA皮芯纱、凉感涤纶纱和凉感锦纶纱为纬纱,经织造、涂层制备出具有凉感变色效果的功能性织物;自制导电棉纱并以此制备出芯鞘结构的纱线基应变传感器;选取石墨烯、导电纱线、经编间隔织物以及硅橡胶一体化制备了内嵌有柔性传感器的智能针织鞋垫,实现足底压力的实时监测。项目申请发明专利2件,发表论文4篇。
下一篇:2025年度院长资金项目公示